close

銀殼琺瑯桌鐘固然少有,黑白構圖的琺瑯畫更屬罕見


這是一座1888年巴黎 Leroy 工作坊出品的銀殼琺瑯桌鐘。


鐘的機芯屬於英國風格,時分指針、八日鍊、半時報與鬧鈴,

功能算是中規中矩;

二問自鳴打簧的聲音深遠而悠長,比之大鐘而毫不遜色。

另外三幅黑白構圖的「畫琺瑯」,

分布在時鐘的正面與兩個側面,讓鐘充滿了濃厚的藝術氣息;

琺瑯畫上頭講述的,是希臘古神話當中關於愛神丘比特的故事。





【文藝復興Renaissance】是鐘殼造型的特別命名;

我注意到鐘的外型實在是相當特殊,迴異於傳統的鑄造型態,

像是一座皇帝御用的大轎,也酷似一輛帝王慶典乘坐的馬車,

雕工華麗而威猛,黃金比例的造型,靚如天上的神物,

而不像是凡間所應該擁有的物件。


自從法王路易十四廢除『南特詔令』之後,

大批法國鐘錶工匠因為宗教信仰不同,被迫逃到瑞士山區避難,

造就瑞士鐘錶業的蓬勃發展;於是19世紀純正的法國鐘錶品牌,

大概就只剩巴黎 Leroy 來獨撐大局了;

由此鐘的例子來看,法國依然保有桌鐘最富貴華麗的部分。 



它刻意要營造一種低調奢華的印象,捨棄金光閃耀的鎏金鐘殼,

而以銀質雕飾來呈現它的冷調。

於是乎,它僅只是在鐘錶琺瑯周邊框框上,

細細鑲嵌打造四四方方一格K金的材質,以收整體質感畫龍點睛之效,

這樣的精心安排增一分則太多,減一分則太少,實在是美妙至極!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888年代製作的古鐘,各個角度皆美


左、右兩幅琺瑯畫上,仔細觀看之下

,角落還各隱藏著一個金色的署名 【C.P.】;

這琺瑯畫是由著名的琺瑯大師 Claudius Popelin  所繪製。


Claudius Popelin (1825-1892) 是19世紀法國【利摩日】Limoges

 地區最頂尖的琺瑯工藝大師,他本人多才多藝,

不但是知名的「畫家」,也是知名的「琺瑯畫家」,

甚至還是一名「作家」。

這令我想起同樣擁有這種特異功能,身兼數種專長於一身的另一位大師:

19世紀初的琺瑯彩繪大師 Victor Dupont (1785-1863);


Dupont他不但為歐洲皇室(如喬治四世,亨利四世等)

繪製大幅的肖像畫,

也為日內瓦以及倫敦等地一流的錶廠(如Piguet & Meylan、Ilbery),

提供精美絕倫的琺瑯彩繪。


Claudius Popelin (1825-1892)


但是不要誤以為要身兼「畫家」以及「琺瑯畫家」是一件容易的事!

那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藝術工作領域;

中國盛清時期最享有盛名的宮廷畫家郎世寧 (1688-1766),

就是一個嘗試跨行而失敗的例子:


郎世寧是義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,

也是一位受過良好訓練的傑出畫家,

他的畫作在藝術市場上,向來具有高尚的評價與高貴的身價,

大部分的作品成為博物館的收藏,

不論【台北故宮博物院】或【北京故宮博物院】

都收藏有大量郎世寧的畫作。


郎世寧的畫融合了東、西方不同的畫作風格;

康熙年間他被羅馬教廷挑選,從歐洲來到了中國的紫禁城。

然而,剛到中國的時候,郎世寧並不受到皇帝的賞識青睞。


其中一個原因是; 

康熙皇帝認為郎世寧所代表的西洋派畫風

『【寫實】有餘,而【意境】不足!』; 

另外一個原因則是; 

郎世寧無法搞定當時西方的特殊技藝【畫琺瑯】。


康熙皇帝是個充滿好奇心的人,非常喜愛收藏西方的琺瑯鐘錶,

認為它們是一個結合科學藝術結晶的代表作;

於是他令同樣來自西方的藝術家郎世寧

設法研究製作琺瑯鐘錶上的彩繪


畫雖然一樣是畫,但是如何把各種石英及金屬氧化物作畫在金屬上頭,

運用一次次高溫窯燒創造色彩的變幻,精確的來呈現天然色澤

郎世寧受命之後,內心相當惶恐,他開始竭盡所能,運用一切的管道,

包括透過教廷的協助,去取得這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術,

並且快遞琺瑯顏料,自己慢慢摸索試做;

然而琺瑯彩繪製造工序繁複,絕非靠『空中教學』就可以參透其精髓,

郎世寧在嘗試多次試驗之後,
最後仍然是以失敗作收。

這是另一個有Claudius Popelin繪製琺瑯的桌鐘,
畫作是一樣的出色,然鐘殼就顯得保守許多!



琺瑯工藝的種類多樣,其中【彩繪琺瑯】在琺瑯技藝當中,

要比【雕刻琺瑯】、【掐絲琺瑯】等所需要的技巧,更加繁雜細緻,

是所有琺瑯工藝當中公認最精深的一環。

而這一次桌鐘琺瑯畫作裡,Claudius Popelin的這三幅

【黑白琺瑯圖繪】,更是彩繪琺瑯其中的一絕!


據台灣一位有這方面研究的友人說,

【黑白琺瑯圖繪】這是一種彩繪琺瑯裡最繁複的工藝,

專家稱之為泥釉琺瑯

【泥釉】是用多層次工法,經過一次又一次繪製與窯燒,

焠煉出豐富的立體面貌,並且以最簡單的顏色來呈現多層次的視覺效果


果然,琺瑯的表面並非平白光滑,而是立體凹凸有致;

當我們將鐘轉換各個角度,在光影起伏的舞動之下,

黑色的背景當中,開始隱隱反射出暗沉的紅光;

人物時而如黑白照片般的真實,時而又如漫步雲端般的飄逸;

而「狩獵女神黛安娜」手上持著的弓箭以及身上的衣飾,

開始閃耀著金色璀璨的光芒!


果然是19世紀法國【利摩日】Claudius Popelin大師的傑作!
 


【利摩日】Limoges 是法國一個幸運的地點;

數百年來,【利摩日】原本是一個歐洲琺瑯製作中心,

產品銷售往世界各地;因此,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裡,

也還保存着清朝康熙、雍正兩代皇帝收藏的利摩日琺瑯時鐘。


然而就這麼巧,18世紀的時候,一位外科醫生又在利摩日附近,

意外的發現了珍貴的純白「高嶺土」,

這種土被證明是絕好的製瓷原料。

瓷器比琺瑯更容易生產,量可以做大、附加價值亦高,

利摩日開始也成為法國的瓷器產製中心。


整個歐洲80%的皇家瓷器都印着“利摩日出品”的堂皇字號。

利摩日生產歐洲最高單價頂尖的瓷器,

本地 Bernardaud 瓷器工廠也是法國最著名的瓷器品牌。 




雖然說,歐洲最早做出瓷器的,

是德國薩克森地區的梅森 Meissen 瓷器廠

而且英國也有一家廣為人知的瓷器廠家 Wedgewood

然而,套一句法國人的說法:

「不會做菜的民族,能做出甚麼像樣的餐具?」

法國人在這方面是相當有自信。


因為『瓷器』『琺瑯』兩種工藝品雙重加持的關係,

【利摩日】小鎮逐漸成為法國最有文化氣息,享有最高生活水平的地區;

法國印象派大師【雷諾瓦】,年輕時也曾經在此地的工作坊裡當過學徒。


這一座 Leroy 的銀殼琺瑯桌鐘,還有一個小小的秘密:

據載,當年它並不是為了商業販售而生產;

它是為了參加展覽,而央請大師特別製造的一座展覽品。


一只1880年【寶磯Breguet】利摩日彩繪風格的桌鐘
雖是精品,但畫工可以看出與Claudius Popelin的差異



PS.本文章照片為張桂碧先生提供,轉載使用須註明出處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桂碧兒美味關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